查看原文
其他

钢琴家陈必先丨西藏演出遭停电,点着蜡烛弹巴赫丨以现代的技巧和精神才能赋予古典音乐新生命

2016-04-19 逝如整理 每晚一张音乐CD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大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1777年以前的8首属于早期作品,其中作者的风格已初露端倪,虽还略显稚气;1778至1785年的6首中期作品风格已趋成熟,表现手法更为丰富,内涵也更为深刻,其中著名的C小调幻想曲与奏鸣曲,悲剧性的境界堪与贝多芬的作品相比;1788年以后的晚期作品形式格外紧凑,并应用了主调和复调相结合的手法,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陈必先演绎莫扎特


莫扎特:第一号钢琴奏鸣曲

No.1 Sonata in C major K.279(189d) 

这首作品给人以即兴的感觉。

莫扎特的这首《第一号钢琴奏鸣曲》,C大调,K279/K189d,作于1774年。莫扎特的第一至第六号钢琴奏鸣曲都作于1774-1775年,这期间,1772年春他第三次自意大利旅行回来,又去维也纳。这首作品当时是为大键琴而创作,共3个乐章:

1.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开始于轻快的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则经过A小调,进入属调G大调。发展部由G大调始,有丰富的变化,十分华丽。最后第一主题再现,第二主题也以主调出现。

2.行板,F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是在左手三连音符的分散和弦伴奏下出现,第二主题则以属调表现,以短短的尾奏作收束。发展部很短,使用第一主题音型作发展。再现部第一主题被缩短,第二主题的部分却显延长。

3.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呈示后接经过句,然后是对比性的第二主题,它出现在属调之上。发展部由第二主题的音型开始,由第一主题承接。再现部按第一、第二主题的顺序再现。 【编者注:不知为何陈必先的第三乐章无法加载,我们就用即将访华演出的““隐士钢琴家”布莱克肖的演绎代替吧】


2016年5月1日、2日到广州大剧院


莫扎特:第二号钢琴奏鸣曲

No.2 Sonata in F major K280/K189e,作于1775年;

 真正莫扎特风格的曲子,第二乐章用一点淡淡的复调手法。

1.很快的快板2.慢板3.急板


莫扎特:第三号钢琴奏鸣曲

No.3 Sonata in bB major K281/K189f,作于1775 年

第二乐章Andante和第三乐章Rondo相当富于音乐表现力。

1.快板2.行板3.快板,回旋曲



陈宏宽的姐姐陈必先


    著名钢琴家陈宏宽在卸任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之职后,更多精力投入到上音的钢琴教育工作中。这位多才多艺、曾在国际钢琴比赛荣获多个大奖的钢琴家,之所以获得如此骄人的成就,固然有他的聪颖和勤奋而努力的结果,还不能忘记的是他尚有一位大姐陈必先给予他的提携和帮助。

    陈必先是台湾享有国际声誉的旅德钢琴家,她下面是拉小提琴的妹妹陈必昭和小弟陈宏宽。他们的父亲是北京大学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台湾获得过研制蒸馏水的制造专利,同时喜欢音乐,陆续把3个子女引上了音乐发展的道路。而陈必先则成了家里弟妹学习音乐的先行者。

【西方音乐评论】今日文章



    据知陈必先幼年对音乐非常敏感,2岁时便能把听过的音乐旋律记在心里,而后复唱出来,4岁时玩起了父母给她买的玩具钢琴,并可无师自通地弹出听到的旋律。5岁时,她已和台湾著名小提琴家邓昌国登台合作演奏莫扎特的《e小调小提琴奏鸣曲》。9岁时,她父亲接受台湾钢琴老师建议,用获蒸馏水专利制造的钱送她到德国科隆音乐学院学习。因为家境并不富裕,故而陈必先到德国学琴后,小小年纪即做家教,教授钢琴。其时她随钢琴名家肯普夫、尼可莱耶娃、安达等深造,又时时参加钢琴比赛,以获得的奖金贴补学琴的费用。

穆特演绎莫扎特《e小调小提琴奏鸣曲》 K.304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187oryh37&width=500&height=375&auto=0

对于莫扎特来说,1778年无疑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一年。在宫廷中谋取职位的梦想一次次破灭,曾经人见人爱的“神童”现在处处碰壁,即使一向乐观的莫扎特也为此感到苦恼。此时母亲的逝世好比是晴天中的一道霹雳,让莫扎特感到无尽的孤独和哀伤,正是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他写出了《e小调小提琴奏鸣曲》这样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作品。

第一乐章——Allegro,音乐一开始,小提琴与钢琴就齐奏出一段紧张、不安(甚至是带有悲观色彩的)的主题,暗示着悲剧的开端。接着欢快的旋律与不安(悲观色彩)的主题交替出现,情况似乎是时好时坏。他一次次地振作起来,又一次再一次地被击退,你甚至可以听到他无奈的叹息。最后那象征着命运悲剧的琴声预示着不幸的来临。 

第二乐章——Tempo di minuetto,请务必注意这个乐章。先由钢琴奏出一段伤感的主题,紧接着你就听到了小提琴悲伤的哭泣,更确切的说那是莫扎特内心的哭泣。(关于这一段小提琴的乐评,我实在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那种感受,以至于这篇乐评被我耽搁了一星期仍然没有完成,因此我不打算写这段乐评了,它实在太动人了,只能用耳朵倾听,而不能言语表达,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音乐始于词尽之处”。)他是那么的悲痛,以至于最后哭泣到昏倒过去。在梦中,母亲又回到了他身边,抚慰着他的头发,哼着甜美的摇篮曲哄他入睡。待他入睡后,母亲慢慢地离他而去,莫扎特从梦中惊醒,呼唤着母亲的名字朝她奔去,才发现原来是一场梦。悲痛再次涌上心头,他站在风中,摇晃着身子不知道要去往何方。 (未名)

音乐评论家阿尔佛雷德·爱因斯坦这样形容过这首曲子:“这是莫扎特作品的奇迹之一。它源自最深沉的感情,以一种超越了交替对话的方式,来敲击伟大的悲剧世界的门。而这样的门,换了贝多芬是要长驱直入,狠狠地撞个大开的。莫扎特并没有表现的悲怆欲绝,而这种克制,这种对内心火焰的掩藏,还有在第二乐章的大调部分中那带有伤感的幸福欢乐的短短一瞬,只能增强了这首貌似短小的奏鸣曲谜一样的魅力。”


阿尔佛雷德·爱因斯坦作品

   1970年,陈必先以优异成绩从科隆音乐学院毕业,即在慕尼黑国际钢琴比赛夺魁。两年后,她再获比利时皇太后伊丽莎白国际钢琴比赛奖项和慕尼黑联合广播公司举办的第二十届国际钢琴比赛首奖。此后,她在进军现代音乐途中,获得了德国勋伯格国际钢琴比赛首奖和美国巴赫国际钢琴比赛首奖。于是,她以独奏家的身份,在伦敦、柏林、慕尼黑、苏黎世、阿姆斯特丹、东京等国际大都市举办独奏会,又与海廷克、戴维斯、马蒂侬、雷特尼、纪孟、英巴尔等指挥大师指挥的众多欧美著名乐团合作演出。

陈必先的勋伯格钢琴作品,QQ音乐可以聆听

    1995年,她到西藏拉萨演奏巴赫长达80分钟的《赋格的艺术》,弟弟陈宏宽随行。谁知,弹到一半剧场里突然停电,由于陈必先对此曲了若指掌,她在黑暗中毫不慌乱,仍得心应手地如行云流水般地弹着,听众们纷纷点燃临时备用的蜡烛,坚持欣赏,令陈必先感动得流泪,而拉萨听众也被这位华裔钢琴家临危不乱的精湛演奏折服。


陈必先的《哥德堡变奏》

    从1983年到2004年,陈必先另在科隆音乐学院任钢琴教授,以后转任德国弗莱堡音乐学院教授钢琴。她从2003年起还担任台湾交通大学音乐研究所客座教授,指导钢琴室内乐与现代音乐演奏等课程。尽管教学繁忙,她并未放弃舞台。现在,她仍活跃于国际乐坛,近年更是积极投入从巴洛克时期到现代音乐的室内乐演出。她认为以现代的技巧和现代的精神来诠释古典音乐才能赋予其新的生命。去年9月26日和28日她分别在台湾彰化县和台中市与邱君强指挥的台湾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了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

佩拉西亚演绎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193m38h36&width=500&height=375&auto=0

    陈必先唯一的女儿又有了女儿,因此她升级为外祖母。与匈牙利籍的丈夫离异后,她目前旅居在科隆乡下一个仅30家住户的小村庄里,到城里约1小时车程。4台钢琴日夜陪伴她,其中有一大两小斯坦威牌的,一台贝森朵夫牌的。她非常节俭,注意关灯和关水龙头,不讲究穿着和饮食,但花钱买好琴却毫不吝惜。她至今仍怀念一台最大号的斯坦威牌演奏型钢琴,可惜离异后丈夫分走了它。她也热心资助台湾学子学琴,到德国学琴的青少年学生,常由她接到家里居住,供他们用琴吃喝。

    对于弟弟陈宏宽,陈必先更是关怀备至。陈宏宽14岁时就和二姐陈必昭到德国“投靠”当时还在汉诺威音乐学院就读和刚在慕尼黑国际钢琴比赛夺魁的姐姐陈必先。在自己的学习和演出十分繁忙的情况下,陈必先挑起了姐弟3人在德国学习、生活的重担,以及辅导弟妹学琴的职责,尤其是陈宏宽在德学琴,多数是陈必先指教的。至今虽姐弟3人均已年过半百,且天各一方地努力奋斗,但他们仍葆有深切的手足之情和关爱之意。(作者:蔡迪)




钢琴家陈必先访谈丨发亮的音符

她是第一位获得教育部资赋优异奖学金赴德学琴的钢琴家,九岁出国,二十出头便陆续赢得几个国际大奖,她是很多人从小心目中的偶像,有多少人因为小时后听到她弹琴、读到她的故事,因此也让自己的小孩学钢琴的?看看音乐会之后等着与她握手的长龙里,多少牵着小孩的大人就知道了。每年春天她回台湾客席,希望多多发掘可造之材,她在长年德国严谨的训练下,仍保有东方的韧性,这尤其让她在现代音乐界之中,奠定下一片天地。 

继《哥德堡变奏曲》之后,您这次带给我们的是《赋格的艺术》(注),这在台湾是创举,可以谈谈巴赫的音乐吗?近年除了现代作品以外,您似乎也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巴赫的音乐里? 

陈:我missing巴赫。我以前没有练很多的巴赫,只准备过所有主修钢琴的人必备的曲目,像平均律等。但是他的音乐对我而言,却是不可或缺的,所有的病痛都可以因他的音乐而被治愈-其实练琴之于我,就是一种非常快乐的时光,就像一项生活所需,更像治疗。不管练习哪一个年代的作品,都要花上很多时间,我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大的快乐,特别是巴赫、莫扎特这种作曲家的作品中,深藏着许多给人类的礼物,你一开始弹它,就会从音符中接收到巨大的愉悦。 

这次会弹《赋格的艺术》,起因跟这个来自音乐的愉悦有很大的关系。有一次我临时应邀到巴西去演奏,那是一个在森林中(Capivala)的露天舞台,我原本只准备了贝多芬作品第十一号,人到了巴西,主办单位希望我可以多弹一点,我心里想:「要弹什么呢?手上没有其它的乐谱,而钢琴还在途中…」然后我就弹了《赋格的艺术》,不但无法事先再练过,而且整首背谱。(笔者听到这里,心里则只有「天哪…」两字)在星空下的森林里,密密麻麻地挤满了席地而坐的人,可是非常的安静,只有天空、树木跟音乐,我无法形容那当下的喜乐,那真是作曲家与大自然送给我的珍宝,我真的感到非常的幸福。 



您对现场观众与临场状态的感受性似乎非常敏锐? 

陈:是的,无论上台前或是坐在舞台上,我都能接收到来自观众席的讯息与氛围,我很重视这个讯息,因为我认为演奏不是我一个人坐在舞台上的事情,而是我跟听众之间的交流。而这些临场的感受经常促使我马上做一些演奏上的更动,这常让一起合作的指挥或音乐家们跳脚(大笑)。 

您如何挑选与决定音乐会曲目? 

陈:最先的考虑当然是自己的喜好-不过这些曲目好像不太受到台湾听众的喜爱…(笑),所以就产生了第二种可能性,就是结合古典的曲目与台湾作曲家的作品,我曾弹过徐颂仁、曾兴魁、潘皇龙等人的作品,这次有一场都是华人作品(注)。当然也有根据某个主题所设计的曲目;比如整场第二维也纳乐派、整场作曲家们的第一首或是最后一首作品等等,另外也有主办单位指定曲目的状况。 

您在传统西洋音乐与当代音乐两者中的成就旗鼓相当,请问对一个演奏家而言,这两种音乐的有什么不同? 

陈:非常不同,是完全不一样的快乐。如我刚刚所说,巴赫、莫扎特这些作曲家的音乐里有给予我们的礼物,是一种承接与获赠的喜悦;而从当代作品里获得的快乐则是努力了很久之后,一种克服困难的成就感,一种不畏挑战、达到要求的满足感和骄傲,因为现代作品的要求非常高。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弹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的六首钢琴奏鸣曲,那是只有很冷静、很务实地去工作才有可能达到的目标,因此我很感谢他以及后来许多给予我艰难任务的作曲家们,让我从中攀登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最重要的是,为了练习与工作,因此维持着一颗清楚的、会思考的、发亮的脑袋…(笑) 

卡尔海因兹·斯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二十世纪德国最伟大的前卫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音乐学家,2007年12月7日在德国家中逝世,终年79岁。斯托克豪森是一位广受争议的20世纪作曲家,而且对整个战后严肃音乐创作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

从诠释的角度来看也是很不一样的。演奏者在古典作品里的自由空间比较大,是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的一种呈现,而现代作品往往要求演奏者扮演传达作曲家要求的一种媒介-或者说是工具,演奏者必须忠实地转达作家家要说的事情,相对的,自由诠释的部份就会减少。 

当代的东西方作曲家有什么不同吗?对您而言什么是「好作品」? 

陈:东西方作曲家对音乐的看法当然很不一样。西方作曲家较倾向于挑战极限,不管自己能不能办到;而东方作曲家的作品则有如肖邦、李斯特等人,比较以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为依据。一首好的作品是演奏者可以看到作曲家对作品的深思熟虑与严谨的工作态度,作曲家对作品的期许与要求,往往也就是演奏者的任务,而这个对演奏者是非常重要的鞭策,演奏者会感到被赋予重任,在达到作曲家要求的同时,自己又更好了。 

您提到现代作品往往需要工作多时,请问您遇到过无法克服的曲目吗?是否有您努力了许久仍无法进入音乐之中的作品? 

陈:如果努力很久仍然没有进展,我就从头来过。阿多诺(T. Adorno)说作品完成时就已经死了,但是对一个演奏家来说,我觉得作品永远没有完成的时候,不管练习多久,都是一个open end,都是持续延伸的。 


有台湾版译本

可以谈谈您近期的计划吗? 

陈:我想开始看看巴赫的《音乐奉献》(Musikalisches Opfer)。还有我刚到弗莱堡音乐院去任教,相较于科隆,虽然是个小城市,但是音乐会永远是客满的,这是一个关心音乐活动的城市,学生也比较活泼。 


J. S. 巴赫的《音乐的奉献》BWV1079,作于1747年。1747年巴赫到柏林看望他的爱子卡尔·菲利普·艾曼纽·巴赫(Carl Philip Emanuel Bach),当时柏林的腓德烈大帝请他到宫中献艺,他根据腓德烈大帝所给主题,即兴创作演奏寻求曲(Ricercare,略长的赋格),使大帝赞叹不已。从柏林回莱比锡后,巴赫根据腓德烈大帝所给主题作成一套作品,献给大帝,他自己亲笔作了献词。


如果不当演奏家的话,您想做什么? 

陈:把孩子敎好,教会他所有美好与正当的事情,尤其是学会好好爱护地球,不一定是自己的孩子-应该说是后代吧。我现在当外婆了,我唯一的女儿有两个小孩,虽然我说最美好的工作就是把小孩带大,就像我对她一样,可是她比较喜欢工作… 

您的荒岛音乐是什么? 

陈:巴赫跟莫扎特。不过这些音乐在脑子里,不需要带唱片或是乐谱…如果要带去荒岛的话,应该会带史托克豪森或是布列兹(P. Boulez)的乐谱,那个真的可以当书看,打发时间、也可以让头比较亮一点(现代中文的意思是脑筋比较清楚一点)(大笑)。 

皮埃尔·布列兹(Pierre Boulez,1925—2016),法国作曲家、指挥家。布列兹首先是优秀的现代作曲家,其次才是指挥家。布列兹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拜梅西安为师,随他学和声,随莱博维茨学十二音技法,随奥涅格的妻子沃拉布尔学对位。布列兹在指挥中强调节奏的魅力,强调现代作品在节奏中呈现的色彩感,也强调音响效果。他演绎的他自己的作品、梅西安、巴托克、贝尔格的作品,都堪称为权威。而他最辉煌的成就,应该说是1976年在拜罗伊特指挥《尼伯龙根的指环》百年纪念演出,对这部宏大史诗给予了全新的现代性解释。

注:趁着欧洲放长长的复活节假,交通大学音乐研究所邀请陈必先返台客席,陈必先于交通大学演艺厅以原谱用钢琴演出全本巴赫的《赋格的艺术》。另外则在台北十方音乐剧场演出整场华人钢琴作品,其中包括了潘皇龙、陈晓勇、李子声与赵菁文等人的钢琴曲。 

访谈后记 

访谈在陈必先二姐家中进行,清亮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茶杯上,我的脑海中还印着两场音乐会里,她在舞台上的模样。舞台上她不是个表演家,而是用全身的细胞与观众对谈、「说音乐」的人-就是一个有温度的「人」而已;不是明星,舞台下的她更是朴实。她兴高采烈地说二姐敎她「中国的运动」,抱怨着生活空间中无所不在的无谓的噪音、还有我们共同认识的作曲家与作品们,因为自幼即到了德国生活,说着说着,她开始用德文谈起这些作品以及她跟作曲家们之间的工作经验,这时的陈必先真的如她自己所说:「头比较亮。」-因为眼睛发亮。在她身上可以看到人与大自然、与艺术的紧密结合。为了她说「把孩子敎好」这句话,我猜她的星座屡猜屡错,原来她是天蝎座…她说她比较相信中国的十二生肖,这我就不敢再猜了…当我未能免俗地请她为我的CD签名时,她又因为自己能够签中文名而笑得十分开心,这就是一代钢琴偶像陈必先。(【表演艺术杂志】第149期,2005/05)



陈必先说:“弹一个音听众能懂,演奏者也能感觉到他们懂,然后就会更感动的弹下去。这层默契,是推动演奏者的最大力量。”


陈必先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选段)

威廉·肯普夫演绎贝多芬第29钢琴奏鸣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166qhoc5y&width=500&height=375&auto=0


降B大调第二十九钢琴奏鸣曲,作品op.106号,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作于1817-1819年。此时已经是贝多芬创作的晚期了。此首奏鸣曲规模相当大,4个乐章的庞大结构以及最后一个乐章的赋格,使得钢琴演奏家们遇到种种的困难。


降B大调第二十九钢琴奏鸣曲,作品op.106号




     有人说,因为贝多芬也看了哥德的浮士德(Faust),所以此首奏鸣曲的 长度可能是受了它的影响。这首曲子特别之处在于它转调非常频繁,而且从 刚开始的降B到第201小节的B本位,怎么会就在旁边只差一个音呢?简 直和斯克里亚宾(Alexander Scriabin)作法一样,或者是李斯特。李斯特 是车尔尼的学生,在他11岁时,大家都说他曾弹给贝多芬听,但贝多芬那 时早已听不到了,所以可能如前面所说贝多芬是用"看"的。不过,贝多芬有 时嫉妒心满强的,当他的侄子帮Ignaz Moscheles用力鼓掌时,他心里就很 不高兴,说:「你怎么会如此喜欢那个人?」另外,贝多芬也有很不公平的 地方,他最喜爱的作曲家是韩德尔,而非巴赫,人家问说:「你不觉得巴赫 很好吗?」贝多芬的回答是:「巴赫已经去世了。」但对韩德尔也去世了的事 实却只字不提,也许是由于韩德尔住在英国的影响,因为对贝多芬而言,英国有如天堂,而达不到的常都是最美好的。 

     如果说第一主题是第五小节,第二主题可能在第47或第75或第81 小节,但这都只是音乐的一段而已,并不能算是很完整的主题,只需要把这 些片段连接起来,继续下去即可。事实上,从开头我们就能窥知这会是首很 长的曲子,因为所有的素材都出现了很多次,而且在主调降B大调上却包含 了很多不同的调,譬如慢板乐章的升F小调,在第五小节的旋律中早已悄悄 地以变化音的方式暗示了多次,许多后来会出现的音或调子贝多芬早在之前 已有所提示。

     原本贝多芬很想把这首奏鸣曲卖到英国去,1819年时,他曾与英国 的出版商接洽时问到:「你们有没有兴趣买这首曲子?你们可以不必演奏那 慢板乐章没有关系,或是把它放到第一乐章之后也可以,然后再弹二、三乐章。」一向孤傲的贝多芬有这种举动,颇不寻常。这个慢板乐章实在很长,贝多芬自己描述说许多的痛苦与忧伤都隐藏于其中。而这个乐章本来是从第2小节开始(平常的乐句是四小节或两小节一句),如果从第2小节开始,那第一句会在第五小节结束,但若加上现在的第一小节,从第1小节开始的话,则会结束在第4小节;这是两个不一样的感觉,也可说是两层意思,由此可知贝多芬已开始在其音乐中出现了很多层次,很多不同的想法,之前提到说有男有女、有吸收的有推出的,现在可能不只这些了;所以在学习曲子时应要尽量多去找相反的想法,不只是一套,尽量要有很多套,就如视伴奏如主题一般,所有的伴奏实际上也是一种主题。 

     第二乐章最重要的就是它是弱起拍开始,并非正拍,所以感觉上是往下面小节的第一拍走去,好象总是往后走的。而在最后的第160至171小节里,贝多芬用了同音异名的转调方式(降B=升A),是一种非常现代的作曲手法。 

     贝多芬的最后五首奏鸣曲结合了许多贝多芬创作新意(如长的颤音,各种曲式的灵活运用等)和最后复古(如赋格的大量便用)的作曲方式,他这五首作品中蕴含的意境更为后世的作曲家开创出无限宽广的创作天地,对一位钢琴家而言,它们每一首都是内涵深刻且意境深远的伟大作品,值得我们细嚼慢咽,用心体会。 

陈家姐弟与学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